Latest Posts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轉載】大學招考規劃開放空間論壇: 共創適性揚才的未來,讓每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from:The Probe|選才電子報266期

繼8月辦理大學招考長程規劃全國分區公聽會後,大考中心於9月陸續再辦理北、南兩場次開放空間論壇。大家都同意,大學招考規劃是一件非常重要而涉及層面廣的議題,因此,除了專家意見,我們需要聆聽更多不同身分、立場、觀點之間的對話,希望可以帶來更多的理解與互信。

為此,我們商請在臺灣有豐富引導開放空間會議經驗的開拓文教基金會協助,並在招聯會,大學教授、高中校長、教師團體代表等多人熱情促成下,共同邀請了大學教授、招生人員;高中校長、教師;教師團體、家長團體、相關教育組織,以及大學生、高中生等關心教育議題的多位人士,以「共創適性揚才的未來,讓每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為主題,展開討論。



北區場次在9月10日國教院台北和平院區舉行,共計135人參加;南區場次在9月24日高雄福誠高中舉行,共計71人參加。兩場會議在所有參與者的努力下,產生了許多豐富而有意義的對談,許多參與者意猶未竟,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討論,並把討論的心得與感想分享出去,希望能讓更多的人關心此一議題,激盪出更多更好的意見。

以對話代替對立,是大考中心舉辦此次開放空間論壇的初衷。我們在會後,分別邀請了幾位參與者,請他們談談對招考規劃的想法與參加討論的心得。本期先刊登北區場次,包括:




開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 蔡淑芳 撰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簡稱大考中心)在2016年9月10日(六) 與9月24日(六)分別在臺北及高雄辦理了以「大學考試招生的規劃、開展與挑戰─共創適性揚才的未來,讓每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為主題的開放空間會議。

做為長期推廣開放空間會議的組織,感謝大考中心在公聽會之外,加入這兩場開放空間論壇。因為「大學考試招生規劃」的議題,既涉及多方利害關係人,而且目前沒有人確知最好的答案是什麼?加上不同的人參與貢獻想法對後續的執行有所影響,呼籲改革的聲浪又十分急迫…以上幾種情境正是開放空間科技最能協力的地方。對於大考中心願意嘗試用新方式來討論此類議題,很是佩服。

(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適合用開放空間會議的條件:http://bit.ly/2epQzH6

沒有人會期待爭議這麼多、影響範圍這麼大、關係到的又是我們社會最愛的孩子和年輕人的未來發展的議題,能快速找到眾人都滿意的答案。然而,大家都期待著有機會好好地談一談,期待有決定權、有影響力的人和單位可以聽聽來自第一線教育現場的聲音,更重要的是:互相理解不同位置所看到的「不同的需要」和「不一樣的為難」。

於是200多位來自各高中的校長、主任、老師和家長,大學教務長、系所主任、教授及學生,在9月10日或9月24日應邀請來到「共創適性揚才的未來,讓每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會場。出席的人都是對的人,或對議題有關心、有看法、有疑問、有行動的人…,是帶著要來說和來聽的主動參與心情而出席的!

人人平等的場域

走進開放空間會議的會場,第一眼看到的是排成圓圈的椅子,圓圈裡每個位置一樣大、圓圈裡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其他人;空間的安排,已經在邀請並鼓勵人們互相交流。

暢所欲言的時機

邀請與會者共創討論議題與議程,北高兩場活動,大家都很快地提出自己關注、覺得重要、需要被討論的議題。會場中,想得快的、想得慢的人都有機會說話;巨視面的或微觀面的,不同層面的議題,只要你有熱忱,願意承擔責任進而提出來,就有機會被討論、被看見。

隨心所欲的移動

依循雙腳法則,像是蝴蝶或蜜蜂一般的來回飛舞,人們可以自由移動到任何想參與的話題,讓自己可以有貢獻、也有學習。在短短的時間內可以聽到各種不同角度的意見,由自己調整、讓自己有最好的參與。

每個人都可以發起議題,有著依自己熱情移動的自由、為自己主張發聲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容許每個人伸展的空間。」

當人們不需要用力爭取發言空間,不再需要用搶麥克風說話,互相傾聽、自然交流的空間就已經在那裡了。

這個變革需要不同位置的人一起努力。所以,在三個階段的廣泛討論後,我們邀請每個與會者寫下並分享:回到自己的位置後,將繼續做些什麼,讓我們的關注更有力量,讓「共創適性揚才的未來,讓每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有機會落實、實踐;在這裡,也讓我們聽到看到了許多讓人尊敬和感動的自我承諾。

短短八小時的討論是絕對不夠的,也或許因為交流而發現更多有待討論的差異點。但兩場活動過程和結束時,參與者回應著:「感受到對話和互相理解是可能的」、「問題要靠我們大家一起來」、「我們要主動出發,邀請附近的大學合作對話」等等…。這場會議開啟了更多相互對話協力的可能性!

謝謝大考中心的努力和邀請,也希望大家繼續加油,一起創造更多的交流和對話空間。引用簡菲莉校長說過的話:「改革是急不來的,需要時間發酵,讓多方利害關係人體驗對話的力量,然後得出改變的勇氣。考招制度的改變對未來的影響非常大,需要大家一起勇敢面對、才有機會打開更多的空間。」

高雄場與會者的回應:

2016 wosonos--變換的世局,動盪的人心

變換的世局,動盪的人心--
讓我們回到圓圈裡來,打開更多的空間和可能性

2016 開放空間年會(24th WOSONOS--World open space on open space)於2016年11/10-12 在馬尼拉主辦單位 SEAMEO INNOTECH 的精心安排與盛情接待下順利完成。

約90個來自10個不同國家的伙伴,創造了上百個話題,話題範圍廣泛--哲學的、療癒的、打開身體的空間、性別議題、政治變動、如何為世界帶來和平、如何改變教育、生活與工作的調配、引導的方法技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上網瀏覽相關紀錄。 https://goo.gl/3NDZAS

今年台灣有七個人與會,且分別從台北、台中、台南前往。對我來說這一年一度的聚會裡,除了交換對各種議題的想法和經驗,讓頭腦好好鬆脫一下,更重要的是〞連結感〞,重新檢視open space的核心精神,感受不同的角落的伙伴,為打開更多空間、創造對話、尋求可能性而努力著!

台南的伙伴 Jane Lewis & Sharon Wu已對全球發出邀請,請大家 2017 年到台南來,讓我們一起期待和協力, 讓 25th WOSONOS.在台南發生!


參考:
1、主辦單位所剪輯的三天活動影片


2、2016 WOSONOS 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wosonos2016/

與會的 Suzanne Daigle 所做的參與分享
https://openspaceontheopenroad.com/2016/11/14/aurevoir-philippines-until-we-meet-again/#more-952

3、Jane Lewis & Sharon Wu 的邀請信:

Just yesterday Carms asked the world (the OSList and all of us here in Manila) who might be interested in hosting 2017's WOSonOS.
Today at breakfast, people started asking me about my connections in Hawaii (I'm a resident there, though I live in south Taiwan), in reference to a potential location for next year.
Then, in the closing circle it hit me. One of my motivations, after all, for coming to this meeting was to locate my own way to stimulate organic cross-fertilizing conversations in my city. During these 2.5 days in Manila, instead, I'd focused on other types of conversations.

Maybe it's time to bring this topic to life in a big way.
After the closing circle, and on through a group dinner tonight, I went around to share this idea of Tainan being offered as next years location, and all around I got "Yes!" and "I'll be there, what help do you need?" So, by the evening of the closing of WOSonOS 2016 I, along with Sharon Wu are ready to make a nomination.
We nominate Tainan, in the south of Taiwan as the location for the 2017 WOSonOS.
It's Taiwan's oldest city, a beautiful highly hospitable tropical city full of Japanese era buildings, thousands of temples and temple events, little winding alleys and all manner of street food. It's Taiwan's holiday destination by the ocean, and a welcoming destination for everyone in 2017.

Looking forward to the ensuing discussion!
With respect and excitement,


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為大學招生考試辦理的OST--後記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簡稱大考中心)在2016.9.10 與9/24分別辦理了兩場以「大學考試招生的規劃、開展與挑戰-- -共創適性揚才的未來,讓每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為主題的開放空間會議。
邀請信之一

系列開放空間用於學校學習領域的脈絡

2015比較密集地接觸到關注高中教學現場,以及積極思考因應107課綱的到來,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的一群教育工作者:校長、教務主任、老師、大學教授、研究生、NGO...滿滿的熱情,讓我重新對學校有了新的期待。

2015.10.4由大家自動自發、出錢出力,啟動了第一場:「學校與學習」開放空間論壇,來自台灣各地的朋友齊聚一堂,展開了無數精彩對話,更帶著豐富的收獲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繼續努力。也啟動了之後一場又一場的開放空間活動:從高中學生、校長、教務主任、老師、校園內部、跨校討論等等,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打開學習空間~運用OST於學習的地圖"。

打開學習空間~運用OST於學習的地圖

然而在一次次的討論中,參與者不斷提到:高中、國中現場的努力和自我期許,如果不跟大學入學方式連動,改革恐怕是事倍功半。一直以來大學的選人方式,牽動著高中如何教學生。且近來不時聽聞大學端急呼高中培養出來的學生,銜接不上大學的要求;高中端質疑大學入學方式不變,孩子怎麼可能有自主學習的空間?

如何讓各自的努力更能發揮效果?如何創造機會讓兩端的人有更多溝通、對話和互相傾聽了解的機會,成為重要的議題。

在台北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的連結下,有機會跟大考中心合作,協助大考中心完成了9月的這兩場開放論壇。
邀請信之二

為何適用開放空間?

「大學考試招生規劃」的議題,渉及多方利害關係人、沒有人確知最好的答案、不同的人參與貢献想法對後續的執行影響很大,且這個議題已十分急迫,這些情況告訴我們開放空間可能是最適當的選擇。(請參考:適合用開放空間會議的條件

在很短的時間內,大考中心確定了要辦這兩場活動,且積極邀請相關利害關係人,而簡校長也透過高中社群網絡邀請注這個議題的朋友們,為促成一場不一樣的對話而努力。

參與者的迴響--讓多方利害關係人體驗對話的力量,然後得出改變的勇氣

    在眾人的協力下,9/10台北聚集了120多、9/24高雄約80位來自各高中的校長、主任、老師和家長、大學端也來了許多的主任教授學生,提出了幾十個討論的主題。在移動法則下,參與者自由地加入任何關心的議題、每個人都可以發起議題;有著依自己熱情移動的自由、為自己主張發聲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讓人們自然地互相傾聽的空間

    兩場活動後,除了非常豐富的討論內容產出(大考中心會做整理與分享),在個人的臉書上(蔡淑芳)看到一些參與者的精采回應,列舉如下:
     今天在高雄參加大學考招連動OST,真的呈現大學端對高中教學的不了解和不信任。 信任建立在真實的了解,高中教師們不會刻意演戲,也不會天真的以為就能改造整個社會,但是,難道我們的社會連創造改變的可能性都不可得嗎? 所幸,現場有一些大學教師願意聆聽,受到高中教師們的熱情感動,開啟對話的可能性,希望,這個對話可以持續,相互了解與支持是高中與大學的必要連結,不是嗎? 我在現場表達希望大學了解高中端已經有一些教師想要扛起和盡到教育的責任,大學端應該前來現場了解,看到教育的曙光,而不是用黑暗面來打擊這些認真的老師。
    出處:http://bit.ly/2dDj2v4
    出處:http://bit.ly/2dQlY8Y

    出處:http://bit.ly/2dIT7nv
    出處:http://bit.ly/2dshFOg
    引導師之一的心得
    我們都理解,多方不同立場關係人,不可能在短短不到八小時的交流,就找到大家都滿意的答案;也或許因為交流而發現更多有待再討論的差異點。但兩場活動過程和結束時,參與者都回應感受到〞對話和互相理解的空間〞,問題要靠〞我們大家一起來〞...

    謝謝大考中心的努力和邀請,也希望大家繼續加油,一起創造更多的交流和對話空間。引用菲莉校長說過的話:改革是急不來的,需要時間發酵,讓多方利害關係人體驗對話的力量,然後得出改變的勇氣。考招制度的改變對未來的影響非常大,需要大家一起勇敢面對、才有機會打開更多的空間。

    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

    一回生、兩回熟 – 公司內開放空間會議第二彈


    Yves Lin 從新加坡到台北,來參加了2016/5/24-25 的開放空間學習工作坊。這是之後發生在他們公司的第二場開放空間會議的整理,謝謝Yves Lin同意轉貼,跟更多的OST同好們分享。
    原文出處:Yves Lin 敏捷進化趣 Agile FunEvo



    今年中內部討論要不要辦開放空間會議Open Space Technology)時,就決定今年至少要辦兩次,讓參與者可以比較兩次的差異性。所以在六月第一次舉辦後就接著安排九月的開放空間,第一次的主題是:『What can we do to support each other grow? / 我們要做那些事情來相互支持成長?』,而這次的主題定為:

    我們要如何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創造最大的影響?
    How can we create the most impact in the next 3 months?

    稍作改變的活動規劃

    跟第一次的主題相比,第二次的主題刻意訂的範圍小一點,比較聚焦。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組織文化比較行動導向,太發散或天馬行空的發想怕大家覺得浪費時間。二是也是為了讓大家了解其實主題或討論結果可以實踐在工作上面。

    第一次安排的時間是一天半,第一天是開放空間,第二天是行動計畫(Action Planning)。而這次安排為一天加兩個半天:

     第一天下午(2 PM to 6 PM)用開放空間的形式來回顧過去三個月的工作結果
     第二天(10 AM to 6 PM)整天開放空間
     第三天早上半天(10 Am to 1 PM)行動計畫
    有參加過開放空間的朋友大都會體驗到接近結束時頭腦打結的狀態,因為談論內容的大都超出平時工作的慣性,需要消耗特別多的腦力。所以特地分階段進行,讓大家能回家停機休息,進行結果比預期好許多,經過一晚的沉澱和休息,當進到下個階段時對談可以更深入。


    第一天:三個月的回顧

    主要是分享過去三個月在產品上的改變,有主題是團隊嘗試不同的工作模式,如 不同自省會議(Retrospectives )的做法,也有出差過程中的收穫,我認為最有趣的有一個提出主題是『我們是否因為強調自我管理而損失了紀律? / Are we losing discipline over “self-managed"?』

    第二天:開放空間議程

    由於主題的改變,有許多議程是產品相關的,其他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文化相關的議題有:

    我們是不是太安逸了? / Are we too safe?
    我們要做些什麼加快自我管理團隊的進程?/ What else we need to do to faster self managed team?
    我要如何說話才能讓別人安心說出他的想法和異議? / What should I say to others to have them share true opinion or disagreement to me safely?
    公司組織相關的議題有:

    跨團隊/部門的訓練與分享 / Cross Team/Department training and sharing
    找人時技術優先還是人格特質優先?/ Hiring decisions (Technical competency vs personal traits)?
    會議的情況如何? / How are your meetings?
    技術相關的議題有

    Microservices
    What’s next for Continuous Delivery?
    How to observe user behavior?
    我自己提的一個主題是『會議的情況如何?』,做了一些調查和請大家提出建議。


    調查花在會議時間的百分比、會議有沒有效、與參與會議的人數

    第三天:行動計畫

    第三天早上的行動計畫我們這一組提案 PPAP 計畫(Productive & Powerful Activity Participation,其實就是老人硬要裝新潮 XD,更多的 PPAP 傳送門),是針對如何讓會議或討論的時間投資報酬率(ROTI, Return On Time Invested)更高,計畫是先做調查看看每個團隊的會議時間和 ROTI 滿意度,小組再深入會談看看有什麼他們可以提供給團隊的技巧或協助。



    第二次開放空間會議整體感覺

    上次參與人數約公司人數的60%,這次大家了解到開放空間的意義就比較少人來了 XD,約 40%。而且會挑自己感興趣的參加,不一定會全程參與。

    發生的對談的內容比第一次深入,也有許多較尖銳的討論發生,比如有夥伴直接對另一個部門說:『我不知道你部門今年做了什麼』 XD。

    Keep:

    1. 分開階段有休息停機時間
    2. 一節一小時時間感覺剛剛好

    Do more:

    1. 如果開始前有簡單的破冰活動可以更容易進入狀況
    2. Check in 跟 check out 感覺對我們這種內向型偏多的組織也蠻有效的
    3. Review前提醒要分享的帶著數據來會更好

    Do less:


    1. 讓 talking stick 用傳遞的方式 ,因為放在圓圈中間要自己拿取會阻礙內向的人發言 (詳情請看後記)

    為何要舉辦開放空間

    有許多人問到開放空間有什麼好處,我認為第一個好處是創造一個空間,讓大家可以踏出自己的工作範圍,看看其他人的想法,和團隊外的人交流經驗,訓練踏出舒適圈的能力和習慣。

    第二個好處是讓小問題長大之前先被提出來解決掉,當有安全的環境時,問題與阻礙就容易被提出來,很多心結或矛盾都是因為沒有機會溝通越長越大。但這跟軟體測試一樣,只能相信測試會減少以後的問題,但無法證明會減少多少未來的問題。

    第三個好處就是讓團隊可以感受到自組織的環境,自組織太難說明了,而這是一個自組織的活動,說再多不如親自體驗。


    開放空間會議中聽到印象深刻的幾句話


    • 『我之前以為不能說的的話,結果聽到別人說出來都沒事,才知道原來這些話是可以說的。』
    • 『我希望現在的開放空間是為了未來成為到處都是開放空間,隨時都可以自由的表達與討論。』
    • 『當我聽到別人跟我有一樣的擔憂時我鬆了一口氣,原來不是只有我擔心這件事。』


    後記

    在開放空間群組分享這次的心得後,淑芳老師提醒了我發言權杖(talking stick)背後的意義有:

    提醒說和聽的人的互相尊重,如果碰到比較有衝突的情境或者有人很愛搶話的時候,有助於增加彼此的尊重和互相傾聽的空間;
    權杖放中間,也是一個讓每個人檢視自己的機會:熱情與責任之間連動有多強,熱忱足以克服不習慣踏出去拿權杖;
    老師也補充說明發言權杖的使用方式也很有彈性:例如當在一個非常大的團體,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說話,或者時間非常有限時,就把 tallking stick放中間,讓想說話的人去拿。當人數不多時,將talking stick 輪流傳給每個人,也是一種做法。

    開放空間學習與教育訓練資源

    對開放空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下的資源




    延伸閱讀

    如魔術般的神奇空間 – 公司內舉辦開放空間會議初體驗

    2016年9月1日 星期四

    學校如何讓學生成為更好的學習者--雙溪高中

    2016.8.24  一早來到清翠舒適的雙溪高中,進校門就有點了解為什麼有人稱這裡是綠博士學校

    在開學前的暑期備課系列活動中,彭盛佐校長特別邀請了老師們一起來談談「學校如何讓學生成為更好的學習者」。校長在邀請函中說:
    本校近年來已面臨少子化招生衝擊,且即將面對107年高中新課綱轉換及銜接
    ,個人認為對於學生的學習應立即做好調整課程發展架構的準備工作,對於校
    本課程發展、如何建立學校課程地圖?一直到如何以學生學習歷程為基礎展開學
    習輔導工作等,都有賴尋求全體教職員共識下推動。
    所以邀請所有老師們一起來交流經驗、激盪想法,協力創造更棒的雙中。

    一天的時間過得非常快,老師們在一個個主題下愉快而熱切地交談著。雖然時間有限,卻引發了許多想法,也蓄積一些合作的能量。

    下午在簡單的彙整後,引導師請大家快速地提出未來需要努力的行動有那些?

    結果一個個需要努力的方向和活動被提出來,而同時也出現不少關於「老師的時間不夠、把時間還給老師」等看似矛盾,卻也大家都會心一笑的卡片。就因為大家有這麼多熱情和理想,所以時間就怎麼都不夠用啊!

    在這裡看到老師們對孩子們滿滿地關注,想著如何可以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如何給孩子更適當的陪伴。校長說讓雙中的老師們能敞開心胸專注的討論是個很棒的經驗,希望接下來有機會把這種參與式的討論引進到宿舍、新生、家長...等其他活動。

    就用下面這系列有如在亮麗的咖啡廳裡進行的活動照片,跟大家分享當天的過程!






    「學習」&「教育」--崇光女中未來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七月時,接到崇光女中校長的訊息,想利用開學前備課週為同仁辦工作坊,增強校園凝聚共識及正向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邀集同仁們針對“如何讓學生學習更好?” “如何營造正向信任彼此協助校園文化”,並從討論中找到老師真正的困境,透由討論分享促進暸解並找出策略凝聚共識。

    以下是校長發出的邀請函:

    邀請崇光夥伴們來體驗一場別開生面的討論會!

    在開放空間一起來構思有關「學習」「教育」及學校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今年四月隻身前往高雄參加三天兩夜的教育新視界校長工作坊,我有一些美妙而深刻的體驗與省思。回來後一直期待有機會也能讓崇光夥伴們體驗在開放自由的空間,帶著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進行交流,為更好的學校,更吸引人的學校,獻上熱情與智慧。所以特別邀請開拓文教基金會蔡淑芳執行長,為我們引導這一場開放空間會議 (Open Space Technology,簡稱OST),我們將在這一天半活動中展開一個讓不同背景的參與者能夠自由相遇對話的社會空間(social meeting place), 一個好像我們小時候,廟前、大樹下人們自然地聚合,討論著生活裡的大小事,很多地方事務就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關照和處理。( 蔡淑芳,2006),體驗豐富而有產能的會議方式;並以全新的視野看見領導、績效、彼此支持、重新活化組織精神的機會。
    這是個以茶敘式的會議形式讓我們保持豐沛的活力與能量;每位參與者都有機會發言,不再有演講者與純聽眾的區別;您將有機會提出自己關心的主題,並邀請其他對您的主題有興趣的人一起分享討論;若您覺得沒有學到東西或認為自己在這項議題上已無貢獻,也可以運用您的「雙腳」很自由的到別組討論,或暫時退下喝杯茶休息一下;每項議題的會議紀錄會用大海報貼在「新聞牆」上沒有參加討論的人也可藉此了解其他組討論的情形進而引發創思或行動策略。
    讓我們透過擬題、邀請、對話、討論的過程,享受專注聆聽、相互看見、理解支持與建立共識…。期待0822~0823在開放空間與大家理性感性相遇! 
    校長 周麗修 敬邀  2016/08/15



    這一天上百位老師,陸續走進開放空間會場。開放的同心圓座位,有助於讓老師們從前一場講座活動轉換一下身心。

    校長的開場與邀請後,引導師介紹完會議要怎麼開,主題牆上開始出現老師們所關注並願意提出來討論的主題。
    第一天下午的3個小時,在兩輪個時段的討論+現煮咖啡+金牛角點心穿插下,快速地跑完了。

    第二天從早餐開始,老師們進入各種不同主題的討論,蜜蜂蝴蝶多了起來。有主題的討論、隨意的交流在不同的角落裡進行著。



    下午的彙整之後,有幾個行動方向被提出來,並進入行動討論,共創了幾個行動領域。





    結束圓圈中,老師們回饋:很喜歡這樣的交流、本以為會是兩天的無聊課程,卻出乎意料地有趣而豐富,大家可以在融洽的氣氛中暢所欲言,很開心。

    校長當初想要辦這個活動的期待,透過這一天半的開放空間過程,都被碰觸討論到了。活動結束代表著新的開始,期盼未來大家有更多的連結和參與。


    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2016年全球開放空間年會

    WOSonOS是 『World Open Space on Open Space』的簡稱,一年舉辦一次。Open Space On Open Space就如其名,是運用「開放空間科技」這個方法來討論「開放空間科技」的會議,每年都會挑定在世界上某個城市進行。參與者都是開放空間科技的愛好者,來自全球各地。更有人每年都參加,儼然是開放空間科技愛好者的年度聚會。

    這個聚會,最早是由開放空間科技的創始者哈里森.歐文 (Harrison Owen),於90年代初期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辦的。90年代中期開始在美國境內不同城市舉辦。2000年的WOSonOS移到了德國舉辦,成為更具國際性的聚會。迄今它已經在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丹麥、印度、俄國與烏克蘭、台灣(2009年)、智利、英國、塞爾維亞等國家與辦過。

    2016年第24屆的年會將於11月 9-12日,由我們菲律賓open space社群的好朋友主辦,地點在馬尼拉。

    8/31之前登記的朋友,可以獲得優惠的早鳥價格,過去台灣曾有一次近十位伙伴前往參加WOSonOS的紀錄,並於牛2009年承辦當年年會,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去參與,去學習、去貢献,並感受那滿滿的熱情與能量!

    (全球開放空間年會的特色之一是自動自發、自我服務。所以相關的交通和住宿安排多要請與會者自行處理安排,網站上會有一些訊息供大家參考。也請有興趣前往的朋友們特別注意:台灣前往菲律賓是需要辦理簽證的。)

    詳細資料請參考主辦單位的2016年會網站





    更多關於歷年來全球開放空間年會 Open Space on Open Space 資料,請參考:Open Space on Open Space 

    Popular Posts

    Recent Posts

    Unordered List

    Text Wi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