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來自倫敦的ost短片


來自倫敦的 open space 聚會影片,很適合分享給想要了解 ost 動力與精神。
雖然是英文的,但影像本身的傳達力很不錯。

Check out this video from London,you can share to illustrate the dynamics and spirit and potential of open space gatherings.
The "London-English" may b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but the subtitles and photography help!


Devoted and Disgruntled - A video guide from Improbable on Vimeo.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我們還可以把學程變成什麼樣子?


新北市一個自學學程的老師們,在新學期的一開始,安排了這場「我們還可以把學程變成什麼樣子?」的開放空間論壇,邀請多數為8、9年級的學生們一起參與。

從30位左右師生圍坐圓圈,同學們陸續貼出他們想要的課、想要的社團,開始了第一天的討論。

參與自學學程的孩子們,很習慣雙腳法則,自由走進有興趣的話題;沒有想參與的討論時,也毫不猶豫地移動。充分展現這個年紀孩子的充沛精力!


第二天上午,經過理想學程圖像的製作討論與分享,多出了幾個新主題。進入小組討論一小段時間後,我看到這個不很大的教室裡:



一人組,自己看書;
10人組,緊緊地坐在一起,開始鬼故事社;
女生3人組,坐在一起,創造分享屬於自己的話題;
竉物社5人組,坐椅子或地上,打鬧中進行著;
大動作7人組,叫、跺腳、大笑&說話;
做什麼會有好心情組,在吵鬧大動作組旁,認真地說話...

這麼不一樣的六組人,同在這個空間裡,找到自己的空間。感覺真好!


兩天結束時,同學們開心有這樣的機會,讓所有的人一起想;老師說同學們想要的課程幾乎 都找到時間和方法做安排了。在同學們的歡呼聲中,比平常早一點點放學囉!

對理想學程的期待共創圖之一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台灣的未來與未來學校-課程改革行動的破與立

2016.01.17 總統與立委大選後的隔天,在大雨中,一群關心教育、關心台灣未來的老師、家長、官員們聚集在高雄的前鎮高中,展開了一天的探索、聆聽和對話。

對教育與學習的熱情牽引著大家,突破困境的心與對改革的承擔趨動著討論。

謝謝與會王老師的會後摘錄與分享,結論的這段話說得真好:

“透過不斷地聆聽他人想法、分享自己經驗,真的會不知不覺在自己心中埋下種子,或許不曉得哪一天就會遇到一個契機,讓這個種子漸漸發芽,成長茁壯。

教育不能求快,是要慢慢累積,永續經營的。”


以下是王老師臉書分享的全文:

OST開放空間論壇:[台灣的未來與未來學校-課程改革行動的破與立]感想


多年前當過教育部補助未來想像與人才培育之維航計畫(支持教育行政體系)舉辦工作坊的工作人員,當時是利用世界咖啡館(The world café)的模式,讓教育行政各局處開始進行未來的想像。那是我第一次參加非典型研討會議的活動,當時的我只是一個擔任工作人員的博士生,重點只放在如何讓會議順利進行,所以當你看到來自不同領域的人進行分享、積極聆聽,集思廣益、腦力激盪不同的意見觀點時,只會覺得活動順利辦完就好,好像一個旁觀者,比較沒有太多的反思、感動跟收穫。

幾個禮拜前,毓瓊分享了一個訊息給我:高中職專業教師增能工作坊「高雄OST開放空間論壇」,主題:台灣的未來與未來學校-課程改革行動的破與立。主要是在討論當12年國教107課綱上場後,未來台灣學生的學習、教師教學及學校之間的連結會如何改變。這場工作坊,期望藉由開放空間技術(Open Space technology),向社會上各領域關心教育者探求問題與答案。



有人可能會問,這和你的研究有什麼關係?因為我過去的研究有很大一塊都是著重在評量測驗的發展、想像力模式發展、課程實驗教學部分,這到底和107課綱上場後,有什麼關係?我把參加的原因歸咎於對自己的反思。

[關在學術象牙塔久了,偶爾要出來放放風]

過去這幾年在高教的學習,只著重在自己研究主題的鑽研,我發現和教育現況脫鉤的很嚴重,我眼中的教育現況,似乎好像是只來自和幾位與計畫合作老師的談話,是很片段、很膚淺的。我開始反問自己對教育瞭解多少?我甚至沒去看107課綱是什麼。我必須承認,我對教育的瞭解這一塊比研究弱。

但我想,反省不嫌晚。大學這一端一直很常被基層老師批評之處,就是不食人間煙火,不知民間疾苦,這從今天OST的討論過程中,參與課程綱要編擬的老師提出107課綱編擬過程的一些荒謬之處就可以看出。

[高雄市OST開放空間論壇:台灣的未來與未來學校-課程改革行動的破與立]

107課程綱要即將上場,對於高中職端的衝擊是大的,從課程指標、授課時數、選修課程等,讓大部分具行政壓力、教學壓力的現場教師感到無所適從。大家不知道107課綱上場後會如何,OST 就創造一個討論平台,讓大家以四個原則開始想像:(1)出席的人都是最適當的、(2)不管何時開始都是最適當的時間、(3)不管發生什麼,都是當時只能發生的事,(4)結束的時候就結束了,讓每個人都先將自己歸於零,提出自己的看法。再加上一個法則:雙腳法則(the law of two feet),每一個人可以在某一個討論時段,參加這一時段中你有興趣參與的議題,若你覺得在這個議題上,沒有學到東西,或認為自己在這項議題上已沒有貢獻,就可以運用你的「雙腳」,很自由的到別組去討論,或暫時休息一下也可以。

以下簡單分享今天的活動流程,從分享過程中,會放入自己的一些感想。

今天的工作坊一開始可以看到中間有一些紙張、彩色筆及玩具,主持人請現場夥伴們在紙上寫下他們心目中想要問的問題,出來分享後,把這些問題先貼到今天三個討論時段的其中之一。

一開始我把自己設定為白紙,我只想聽聽看現場老師的想法,可是想一想,這機會難得,應該要提一個問題來討論好了:高教如何因應12年國教帶來各層面的衝擊?雖然現場大學老師只有兩三位,這議題感覺會滿難討論的,但管他的,我還是提了,就把它放在最後一個時段。

[一、如何激發教師熱忱]

早上第一個時段,我參加了[如何激發教師熱忱]的討論:

佩英老師一開始就點出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看到了什麼困境?

當然,現場老師就開始分享他們在教育現場遇到的許多困境,像是政策制度不鬆綁、行政負荷過重、教師評鑑資料、家長的質疑、上對下的單向溝通等。其實,這些是一直以來存在的問題,即便我離開國小這麼多年了,問題似乎還是一樣存在。但,有老師看到困境,開始想要改變了。

佩英老師分享了他們在台北形成教師專業發展社群的過程,非常有參考價值。當老師的人本身就會有一種使命感(當然有少部分例外),有時候是因為外界環境將老師們的使命給掩蓋住了。當社會不斷地在進步,而我們仍然用過去舊思維在教現在孩子去因應未來世界時,就會產生許多的問題。所以,有一群老師開始看到問題、困境了,他們有了改變需求,建立了跨校社群分享,真的找回最初的感動和意義。但這畢竟是少數,如何透過這一群具有教學熱忱的人進而影響下一群,是非常重要的。

為什麼要激發教師的熱忱?因為現況是,有很多老師熱忱很低,教師對他們說就只是一份工作。為什麼會這樣?他們曾經也是懷抱理想投入教師志業,為什麼如今對他們來說只是一份工作?大家幾乎異口同聲的說是行政、教學壓力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他們找不到意義。那該怎麼辦?

幫他們找回意義!

[引發需求,找回意義],是我的結論。老師也是人,當我們在討論如何增進學生動機的時候,也會知道要讓學生知道他為什麼要學習?意義的重要。行政端要懂得賦權、增能,但如果行政端無法上對下鬆綁,那麼就從我們教師端開始著手,從點變成線,進而拓展成面,形成社群,由下往上開始影響點火。

[二、學生為什麼要讀書?讀書有什麼用?]

這是我參加的第二個討論,這是一位高中的生物老師提出來的問題,這是她遇到的一個困擾。有一個藥廠接班繼承人問她說,既然他以後畢業後,就要接藥廠了,那幹嘛還要讀書?這位老師覺得很難回答,於是就拋出這樣的議題來問問老師們的意見。我覺得很有共鳴是,這也是我教教心時,不斷問自己以及問學生的問題:

這堂課(學科)到底對學生有什麼用?

有非常多的現場老師分享他們寶貴的教學經驗,未來打破學科界限是趨勢,這也是為什麼107課綱的三大訴求方向:自主行動、溝通學習、社會參與的核心概念。例如,學生到底為什麼要學微積分?如果他們知道影像處理、動畫設計需要運用到微積分的概念,有需求了,他們不會想要學嗎?瞬間就想起艋舺的一段話:[意義是三x,我只知道義氣],很多弱勢的學生,就是因為找不到學習的意義,所以把力氣轉向別的地方。

所以,如何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意義,進行自主學習,培養他們未來的能力是重要的。首先,老師必須打破自己對學科的界限,再者,就是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重要性,有位持續在做服務學習的老師分享,他認為讓學生從心出發,懂得關懷我們的社會很重要。是的,能力只是一種裝備,如何讓學生透過參與,遇到困境後,他們就會開始學習,找回對人性的關懷,如何永續經營,就從我們每個人自身的專業開始。這也讓我反省,對於社會的關懷,我也要打掉重練。

[三、高教如何因應12年國教對各層面的衝擊+理想大學的入學制度]

其實這個題目現場高中職教師能討論的非常有限,在加上現場來的大學老師很少,而且高教也會因為不同領域有不同的衝擊,但討論的過程,可以延伸,並不侷限於我們所要討論的議題上。但大致聽完老師們的分享後,高中職教師提到,他們會想要問大學的想法,到底你們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回歸大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試圖拋出幾個我目前難以回答的問題,到底大學在選才的過程中有什麼問題?過去高中職的分流是不是太早?而現在把這樣的分流制度轉向大學又有什麼問題?有一些大學開始做大一大二不分系所,就是希望不要太早對學生做判斷,替學生決定他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不論高中職或大學端,保持彈性已經是必要。但大學端會遇到的問題,就是未來進入大學的學生異質性會變高,那麼大學老師又該如何因應?沒有受過師培訓練的教授們,又該如何去面對未來異質性高的學生?

高教老師你要怎麼教?

[彙整、行動領域、結束圓圈]

三項議題的會議結束後,就把會議記錄張貼在「新聞牆」上,全體參加者可以到新聞牆看看今天所有的討論結果,另外每個人會有五個紅色小貼紙,貼在你認為最重要的會議紀錄上,經過這個步驟之後,在新聞牆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大家認為重要的關鍵點集中在少數的幾個地方,形成初步的共識。接著,主持人開放現場夥伴針對幾項焦點問題,再展開進一步的行動計劃,透過分組討論,把焦點問題具體落實提出規劃。最後,大家會集結在一個大圓圈中,輪流分享今天的感想,即結束。

結束後,我覺得收穫非常多,真的和教學現場的老師持續保持溝通是重要的,除了可以學習到他們的教學經驗外,也可以瞭解他們對於一些教育議題獨特的看法,因為他們是政策推動後在教學現場第一線的老師。另外一方面,透過不斷地聆聽他人想法、分享自己經驗,真的會不知不覺在自己心中埋下種子,或許不曉得哪一天就會遇到一個契機,讓這個種子漸漸發芽,成長茁壯。

教育不能求快,是要慢慢累積,永續經營的。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台北市立中正高中的Open Space 之旅

中正高中的簡菲莉校長,積極推動多元選修課,大力支援有創意的老師開發新課程,希望將學習自主權還給孩子。2015年,嚐試透過開放空間的過程,傾聽學生的聲音,並鼓勵同學們為自主學習擔責。


歡迎一起來加入這場豐富的 中正高中的Open Space 旅程



Popular Posts

Recent Posts

Unordered List

Text Wi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