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1/31 Open space下午茶 (THE OPEN SPACE LEARNING EXCHANGE)

The Open Space Community invites you to join the Learning Exchange Gathering on Saturday, 31 January 2015 for an afternoon of lively and profound conversation, sharing and exploring OST and use of Open Space in the presence of our lives!

WE INVITE and welcome you to join us for great conversations, celebrating the last year and greeting the new. We will meet at the original Journey Kaffe. Bring a Snack and drink if you like.

  • a time to share experiences, meet others using Open Space, exploring new possibility
  • an afternoon of rich, meaningful and productive conversation

Location: Journey Kaffe,
1F, # 26, lane 583, RueiGuang Rd., NeiHu District, Taipei.
1 block from XiHu MRT, Exit 2
( http://www.facebook.com/ journeykaffe )
When: Saturday Afternoon, 31 January 2015, 2-4: 30

台灣開放空間社群邀請你 2015年1月31日(周六)下午來參加我們的學習交流聚會,用真誠而深入的對話,探索OST的運用以及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活出開放空間的精神!

歡迎你 帶著你喜歡的飲料和點心一起來。
◆ 一個台灣開放空間朋友們相聚的機會,交換經驗、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 豐富、有意義、有內容的午後對話

 地點:覺旅 Lab(在覺旅咖啡的隔壁)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83巷26號1樓
近捷運西湖站2號出口
http://www.facebook.com/journeykaffe
時間: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下午2:00-4:30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12/22 open space 年終小聚

歡迎參加2014 的年終小聚。
12/22 星期一,今年的最後一場交流,
分享故事、吃好吃的晚餐,快樂地迎向2015的挑戰與機會。

時間:2014.12.22. 18:00--20:30
地點:希臘左巴 台大店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83巷7弄16號
TEL: (02)2363-3925
 http://www.greekgo.htm.tw/
打算來的朋友請先跟淑芳(frontiertw@gmail.com)說一聲,以處理訂位事宜。


 You Are Invited!

Come and join the Open Space Community on Monday evening, 22 December to celebrate the final 2014 OS Learning Exchange, and anticipat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2015.  With great stories, fine food, friends and fun!


Place: We will gather at the Greek-Go-Restaurant

http://www.greekgo.htm.tw/

Time: 18:00-20:30 pm
Address: No.16 Aly. 7 Ln. 283 Sec. 3 Roosevel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

Reservation Confirmation Requested:
Please contact Shu-Fang​, frontiertw@gmail.com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11/02 Open space下午茶 (THE OPEN SPACE LEARNING EXCHANGE)

The Taiwan Open Space Community invites you to come to meet old and new friends, explore/share/ learn together. It's an opportunity for fun and meaningful dialogue - in and ariund open space in our lives.


This month we will meet at ICA office in Tien Mou, and meet on Sunday:

Time: Sunday, 2 November 2014 from 2:00 to 4: 30
Location: 3/F, No. 12, Lane 5, Tien Mou West Road

You are welcome to bring a drink or snack to share together.

台灣開放空間社群邀請你 11月2日(周日)下午來參加我們的學習交流聚會,用真誠而深入的對話,探索OST的運用以及如何與我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活出開放空間的精神!

特別提醒:本次聚會時間是周日,地點在天母的 文化事業學會。

時間:2014年11月2日 (星期日)下午2:00-4:30
地點:文化事業學會 台北市天母西路 5 巷12號3樓)

歡迎您帶著自己喜歡的飲料和點心,一起來。

New Spirit of Facilitation Course, Nov. 15-16 2014

The ICA’s Spirit of Facilitation (SOF) course is scheduled for 15-16 November 2014 in Taipei.

SOF, continually revised and expanded, is designed for people who have previously attended ICA or other facilitation courses and have some experience using their facilitation skills in their work, in relationships and in other organization interactions.

As a person gains competency and experience in basic facilitative methods (whether in group setting or one-to-one as in coaching or mentoring), what does he/she need in order to more effectively recognize and tap into spirit for authenticity, high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SOF we will be exploring the foundations for grounding ones self in spirit, using dialogue, reflection, sharing and learning from one another’s facilitation experience.

  •  Explore my journey as a facilitator
  •  Way of being – how I am with others which opens thespace for spirit to be released and be present?
  •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tention, values and

purpose
  • Self-awareness, including unknown blind spots
  • The discipline of grounding oneself in spirit
  • The stance of “yes” and being open to facilitating what is happening rather than what I think should be happening

Some of you may have participated in earlier versions of the spirit of facilitation, the world and each of us are going through incredible change in our knowing and doing. We encourage you to participate in this learning exchange as we explore spirit through our facilitation techniques and skills and beyond.

We hope you will join us for this interactive learning experience.

To register, send your name, email address and telephone number to icamail@icatw.com.

Cost: NT$ 12, 000 Lunch is provided on Saturday and Sunday.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烏克蘭和平會議引導 ~ 經驗分享與實作


2014年9月17日,Larry Philbrook (from ICA~文化事業學會)在引導者論壇分享了他前往烏克蘭和平會議擔任引導師的經驗,並且帶大家一起練習一小部份在烏克蘭所進行的流程。



Larry Philbrook and Svitlana Salamatova 在 Ukrainian summit crafts a peace plan  文章中提到烏克蘭的大眾媒體都在談地方分權是讓烏克蘭走向和平和穩定的出路。這場公共參與和公民賦權高峰會議P.E.A.C.E(The Public Engagement And Civic Empowerment (PEACE) summit),就是聚焦在如何促進和平,以及對地方分權想像與可以採取的行動。

在許多單位的規劃和協力下,參與者來自各個區域,從中央、區域和在地政府單位的官員、企業和社會各界關心人士,在將近30位引導師的陪同下(來自烏克蘭和其他國度)共同對話討論,為烏克蘭的和平和發展尋找出路。

對話分為幾個大部份:



第一階段:價值練習,從參與者的歷史當中發掘價值,讓大家彼此認識,練習傾聽,讓大家站在相同的立足點。

第二階段:來自美國和波蘭報告,分享他們 認為有效的地方分權所的經驗和價值。並讓大家討論分享對地方分權的想像,並請各組討論他們將如何跟一個12歲的孩子說明什麼是地方分權。

第三階段:進行共識工作坊,分為– 個人、社會、企業、政府四大組,每一組都要回答一個共同的問題:地方分權的核心原則為何?

第四階段:依區域分成不同團體進行工作坊,討論"在我們的區域裡,什麼樣的關鍵行動能夠支持有效的地方分權?"每個團體都要找到策略方向,且要能符應共享的價值。

最後階段讓每個參與者選定自己想要參與的行動領域,並訂出清晰的執行計畫。
本次和平峰會後,各區域將再召開各區的後續會議。

這天的分享與練習,讓大家感受到適當的會議規畫與引導,讓不同生活、信仰背景的人們,容易進入到互相傾聽、尊重、接納的情境。祇要人們願意一起坐下來,透過對話討論,找到共同的關注以及行動方向與力量並不是不可能的。

或許在台灣的我們也可以一起來想想:我們可以做什麼,怎麼做?來創造屬於台灣的對話?

更多說明請參考:

2014-09-17 烏克蘭和平會議引導—經驗分享與實作~Shawn Chung


2014年9月19日 星期五

9/27 Open space下午茶 (THE OPEN SPACE LEARNING EXCHANGE)

The Taiwan Open Space Community invites you to participate in our regular 
gathering for lively and profound dialogue - explore, share, learn and have fun.
around the use of OST and how we live out our lives in the spirit of open space !
  • Time: Saturday, 27 September 2014 from 2:00 to 4: 30
  • Location: Frontier Foundation 10/F, No. 273 Roosevelt Rd,  Sec 3, Taipei 
        (Taipower Building MRT station exit 2 walking toward NTU direction)
You are welcome to bring a drink or snack to share together. 
  • Whoever comes is the right people
    • Whenever it starts is the right time
      • What ever happens is the only thing that could have
        • When it's over, it's over
 So, Be Prepared To Be Surprised!

台灣開放空間社群邀請你 9月27日(周六)下午來參加我們的學習交流聚會,用真誠而深入的對話,探索OST的運用以及如何與我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活出開放空間的精神!


  • 時間: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下午2:00-4:30
  • 地點:開拓文教基金會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73號10樓A室 捷運台電大樓站2號出口往台大方向)

歡迎您帶著自己喜歡的飲料和點心,一起來。

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為什麼自我管理將很快取代傳統管理?

原文出處:Why Self-Management Will Soon Replace Management 
取自:Huffingtonpost.com, 7/16/2014
中文:ICA Taiwan, July ICA Trends

當我為我的新書《Igniting the Invisible Tribe激勵隱形的部落》時,我不經意地閱讀到蓋瑞‧哈默爾(Gary Hamel)的文章「先把所有的經理人員解聘 (First, Let's Fire All The Managers)」,刊登於2011年十一月的《哈佛商業管理》中的這篇文章,談到一家位於加州、做番茄加工的公司晨星(Morning Star),文章所提到的「自我管理」的公司的概念相當吸引我,但也讓我非常困惑。當時我就想,沒有領導者的組織該怎麼運作?感覺上非常不可思議。但是很明顯的,這不是難以想像的狀況。晨星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有上百位員工(在番茄盛產期間,有上千個員工)。這是全球最大的番茄加工公司,也就是說,各位一定吃過他們的產品。據說該公司每年營收超過七億美元,而且這樣的經營模式已經運作超過二十年。


這是怎麼一回事?或許更應該問的是,如果傳統的「管理」真的像哈默爾在文章中所說的無效能,為什麼自我管理還沒成為主流?

以下的三個理由說明為什麼「自我管理」的原則至今仍未成為組織結構中的一環,還有為什麼以後一定會(很快)。

1) 我們並沒有將自我管理想成一個實際的「結構」。

我們在思考組織結構的設計時,大多數的人想的是從上向下的等級結構。事實上,我們在規劃組織結構時,腦海裡已經填滿這種想法,除了傳統的金字塔結構之外,很多人想不出其他的畫面。

我們沒注意到的是,整個宇宙幾乎全是自我管理。我們身邊的大自然世界就反映出自我管理的狀態。就如晨星公司創辦人Chris Rufer在哈默爾的文章裡所說:「因為大氣層的狀況、溫度和濕氣的變化,讓水分子濃縮或蒸發,所以雲朵形成又消失。」大自然的世界一直調整和回應需求,繼續發揮功能。我們的組織為什麼不能也這樣做?

雖然自我管理的組織有一種特定的結構,但是和傳統組織做比較,就好像將古埃及法老王的古墓和天空的雲朵來做比較一樣。兩種組織都是依循特定的規則而創造出來,但是使用說明書的內容卻很不同。

在自我管理的狀態下,「結構」通常是一系列的原則,用來引導出(或防止)特定的行為模式。比方說,晨星的整個組織就是根據兩個原則架構起來:1) 沒有人比其他人更有權力,無法操弄其他人,2) 每個人都必須遵守他們對彼此的承諾。當然還有其它的規則,但是只要發揮一點點的想像力,就可以想像出,光是用這兩種原則,就可以大幅度重新塑造傳統組織的行事態度。

當我們的公司必須回應速度越來越快的市場,我們就會發現,那種從上向下的階級制度,感覺上越來越是一種累贅。我們日常的工作內容越來越複雜,所以我們必須用創意來強化我們的創新能力,但是我們的組織卻是在壓抑讓我們更創新的行為!我們需要找到方法,讓組織不要妨礙我們的工作,而自我管理的原則則是會讓我們大幅度強化創新的能力。

2) 我們覺得這個想法很新,還沒證實可行。

數千年的生物演化已經教我們對改變持著小心的態度。我們體內已經訓練好要辨識出環境中可能傷害我們的差異元素,所以也將「新的組織結構」放在這個項目中。這樣的原始反應的確可以幫助我們不被老虎吃掉,但是當我們面對一個可能會讓我們致命的環境時,這種小心的態度卻不怎麼好。

很多很多的研究都已經跟我們說,我們工作的方式並不是特別有效,我們需要很深層、有系統性的組織復興。或許我們覺得自我管理的原則太新,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實它有效,只是因為我們待過的大多數的組織沒有採用這些原則。

在新出版的書籍《Reinventing Organizations (譯為重新發明組織,還有為自我組之機構所撰寫的一篇精湛的文章)中,作者Frederic Laloux 很清楚地說明這樣的誤解為什麼是錯的。他提供了許多的範例,如W. L. Gore、美國全食超市(Whole Foods)、維基百科、Patagonia、Orpheus 室內交響樂團、戒酒無名會(Alcoholics Anonymous)等等,很清楚地,自我組織的組織已經這樣操作好幾十年,至今也仍然相當成功。

除此之外,你可能就是證明這個概念其實有效的最好例子。想一想,你當出到底怎麼知道該跟誰約會、該和誰結婚?是誰跟你說什麼時候該生小孩?你的人生中,沒有經理人來幫你,那又是怎麼活下去的?
其實,你的人生有多長,就證明自我管理的概念有效有多久。

3) 我們很怕沒有經理人/領導者的組織的想法。

說實在的,這樣的恐懼完全沒有根據。多年來,我學習領導學,而且數十年的研究已經一再證明好的經理人/領導者的角色有多重要。那麼,沒有他們,自我管理的組織該怎麼辦?

最近我在講台現場採訪了晨星自我管理機構(Morning Star Self-Management Institute)的道格‧柯克帕特里克(Doug Kirkpatrick)。在訪問的開場時,我提到哈默爾的文章,對道格說的話有點像是:「現在在晨星裡並沒有任何的管理人員,請跟我說你如何辦到的。」他立刻糾正我:「我們有管理人員,公司裡的每一個人都是管理人員。」  那麼,組織沒有領導者該如何運作?短一點的答案是:這些組織不運作。和傳統組織不一樣的地方是,自我管理的組織中,人們不是因為別人「讓」他們變成領導者,而是他們決定要領導。誠信、影響力,和能夠說服對方的能力等基本上值得讓人追隨的特質,就是這些公司裡的領導者的特質。

如果我們的組織希望在未來的經濟體系下成功,就必須具備能夠讓好的點子呈現的機制。當下的組織的一些鬥爭和權力遊戲根本沒有生產出真正的價值,完全無助於顧客的生活。我們的組織必須找出能夠激發出真正具領導力的行為模式的方法,而自我管理的做法,就是最能激發出這種能力的方法。

 
本文是Huffington Post Great Work Cultures系列合作推出的系列文章之一,後者正創造一種新的企業文化的模式,促進更有效的效能、讓人們更快樂。

Popular Posts

Recent Posts

Unordered List

Text Widget